• 欢迎来到搬装网
  • 登录/注册
  • 手机搬装网
  • 客服服务
  • 常见问题

洞悉高层建筑火灾疏散策略,关键时刻能保命

3人讨论

19人查看

我国土地资源有限、人口众多,高层建筑已然成为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在城市内越来越密集。

随着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高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高层建筑火灾人员疏散成为了一种考验,所以下面跟大家一起分享火灾下高层建筑人员疏散策略:

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后,有效疏散人员是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途径,如何最大程度地疏散被困人员是消防救援的第一要务。除去使用特殊的疏散工具,当前可供人员疏散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全部疏散到建筑物外的安全地带;二是先行疏散到避难空间躲避火灾的侵害。

实际上疏散到避难空间不一定就代表安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最安全的区域始终是室外。此外,从心理学角度考虑,将被困人员集中在一栋着火的建筑物内,对被困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极易发生混乱,造成不可挽回的惨剧。因此,将被困人员疏散到着火建筑外始终是最安全的选择。

1、楼梯疏散模式

楼梯是建筑物中作为楼层间垂直交通使用的构件,用于楼层之间和高差较大时的交通联系。目前,通过楼梯疏散是世界范围内唯一被认可的紧急疏散方式。在我国,《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均规定,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被困人员只能通过楼梯进行疏散。楼梯中不同的建筑结构会影响疏散的效率,按照楼梯的建筑结构,将楼梯疏散分为三个区域:阶梯区域、转弯区域以及汇入区域。

在阶梯区域内,一般来说疏散的通道上不会有明显的障碍物,楼梯的疏散的高度和宽度也不会发生改变,疏散通道的通过情况可以得到持续保证,疏散速度保持在匀速状态。此区域最需注意的是秩序,受困人员应一步一个台阶,顺序通过此区域。一旦发生跌倒或受伤的情况,就会成为疏散的一个拥挤点,降低整体的疏散效率。

在转弯区域内,疏散人群通过时会发生方向上的改变,但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及疏散人群的紧急避险心理,疏散人群并不会完全按照建筑结构行进,只要保持疏散顺序,疏散速度不会发生太大改变。

在汇入区域内,会出现一股新的疏散人群通过楼梯入口汇入原有的疏散人群,两股疏散人群的密度和速度都不尽相同,在此区域,应设置疏散人员,人工控制汇入人群的密度和速度,保证疏散的效率。

2、电梯疏散模式
在高层建筑中,电梯是快速联通上下楼层的最方便、最快捷的工具,其在垂直方向上具有绝对的速度优势。虽然电梯具备明显的疏散优势,但在相关技术法规中禁止电梯在避难逃生中使用,其疏散效率与电梯的运行模式息息相关。

电梯疏散模型主要有ELVAC模型、BTS模型,传统的电梯运行模式不仅无法发挥电梯运行的速度优势,而且会暴露出此模式下在用于疏散时的弊端,电梯在楼层之间的运行所耗费时间很短,但在此模式下楼层停靠次数较多,在电梯门开启关闭、电梯运行启动及制动过程中耗时较长,因此,要想使电梯疏散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选择最优的电梯疏散策略,据此设置电梯疏散模式下的电梯运行模式。

根据不同火灾发展的特点,电梯疏散时间点主要为火灾初期阶段,在火势还发展到一定规模前组织被困人员利用电梯疏散。电梯分区疏散模型是指将高层建筑在垂直方向划分为若干个电梯疏散分区,当需要疏散时,疏散人群按照自己所属的电梯疏散分区乘坐电梯疏散,最大限度发挥紧急情况下电梯的疏散作用。

紧急情况下执行电梯疏散的电梯应确保电梯的安全,应提高电梯及电梯井的安全性能,利用大功率风机为电梯井和电梯间前室正压送风,增强电梯的供电保障,为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电梯疏散的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3、混合疏散模式

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消防救援不应放弃任何一种疏散被困人员的方式,疏散的方式并不会拘泥于一种方式,往往是多种疏散方式联用,以达到最大限度疏散被困人员的目的。

当前疏散的方式主要分为主动疏散和被动疏散两种形式,主动疏散主要有楼梯疏散和电梯分区疏散,被动疏散主要有利用绳索沿外墙疏散、登高平台车疏散、顶楼直升机疏散及架设消防梯疏散等方式

火灾初期主要运用主动疏散的形式,被困人员在疏散人员的指导下,有秩序地利用疏散电梯和疏散楼梯进行疏散;主动疏散不能疏散的被困人员由消防救援人员运用被动疏散的方式进行疏散。疏散行动运用多种疏散形式同步进行,需要在统一部署下,有计划地进行,需要制定疏散规则,因此,需要制定符合高层建筑火灾下疏散实际情况,多种疏散形式统筹规划的混合疏散模式。

高层建筑发展速度迅猛,火灾事故呈多发趋势,高层建筑有其自身的火灾特点,火灾下最大限度挽救人员生命,人员疏散方式的选择很重要,利用最佳的疏散策略最大限度地将被困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是火灾初期自救行动和消防救援人员救援行动的重中之重。

点赞

收藏

转发

参与评论

下载APP发表评论

全部评价

起名有点难

4 年前

身边都是高层建筑,尤其是住宅,万一真出事,真不知道最高层该咋逃生

点赞(0)

回复他

一顿操作猛如虎

4 年前

现在无论是学校、住宅、医院,还是其他场所,基本上都是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疏散是一个大工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疏散策略能够大大减少损失

点赞(1)

回复他

浙ICP备20011616号-1 ©2020卢苏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5970号